武汉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时间:2024-06-21 14:25:36编辑:思创君

武汉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

一、武汉科技大学有几个校区 武汉科技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青山校区、黄家湖校区、和洪山校区,青山校区地址为武汉青山区和平大道、黄家湖校区地址为白沙洲大道黄家湖西路、青山校区地址为洪山区雄楚大道199号。 二、武汉科技大学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是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 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是湖北省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校之一。 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校园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4.07万平方米。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科优势突出 学校拥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拔尖创新人才9人、“*”1人、“国家杰青”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29人、湖北省“*”16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147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3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教学质量优秀 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在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度学生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90项,其中国际级奖励54项,国家级奖励31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我校排名第67位,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攀登者”机器人足球队先后荣获12次世界冠军、13次全国冠军,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5次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科研实力强劲 学校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5年学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装备预研领域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8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10余项。近年来共计获得18项国家科技成果奖。 国际交流广泛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境外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桥港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校常年邀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选拔校内优秀学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留学、游学,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以及多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 就业前景广阔 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国内外院士、著名专家学者、高级党政领导、大型企业掌门人,涌现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苏义脑、毛新平、谢先启,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学校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武汉科技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区别

武汉科技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不是一所学校,是独立的两所学校。武汉科技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区别如下:武汉科技学院一般指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初建于1958年,始称武汉纺织工学院,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所属的行业院校;1998年经中国国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划转为湖北省管理;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六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共建高校,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和部委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16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10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4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9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78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武汉纺织大学、百度百科-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市哪些二本学校比较好?

武汉市二本学校比较好的有: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武汉科技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六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共建高校,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办学理念: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研为核心,教师是关键”的办学思想和“合格+特长”的教学目标,以人为本,人和兴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公办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武汉公办二本的大学有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汉口学院、武汉学院、文华学院、武昌工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武昌首义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武汉晴川学院、武汉文理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武汉比较好的二本大学有。1.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简称中南民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中南民族大学下设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21个教学院系,开办84个本科专业。中南民族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2.武汉轻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3.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简称“纺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武汉纺织大学设有21个教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64个。


上一篇:广西玉林高中

下一篇:车小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