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师

时间:2025-02-11 20:48:46编辑:思创君

赵云的师父是谁?

1、赵云和张绣是同门师兄弟关系,赵云是张绣的师弟。
2、童渊是评书三国中的原创人物,在历史中以及《三国演义》中并不存在。童渊,字雄付,武术名家。童渊是张绣、张任的师父。童渊收徒两人,一人是北地枪王“宛城侯”张绣,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益州(今四川一带)西川枪王张任。两人均学了他的“百鸟朝凤枪”,并且闯下了极高的名望。
3、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4、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去世(一说为曹丕逼死),谥定侯。


赵云的师傅到底是谁?

《三国演义》赵云的师傅是童渊。赵云的师傅是汉末名将,名为童渊。汉末时期,他和当时的河北枪王张郃的师傅韩荣并称两大名枪,童渊当时收了三个徒弟,其中一个就是赵云,赵云的实力毋庸置疑,曾在万军丛中七进七出,救出少主刘禅,在三国中的排名仅次于吕布,徒弟如此,师傅的实力更不要多说,童渊自创的百鸟朝凤枪法在当时可以说是没有对手。《三国演义》赵云的师傅相关内容“枪法大师”童渊是赵云的师傅,他可以称之为“世外高人”。童渊游历到河北,在常山遇到了年幼的赵云,他对冰雪聪明且天赋极高的赵云极为看重,很快收为关门弟子,并把自己付生所学传授给了赵云。赵云同样修行了6年,出师后直接击败河北第一猛将文丑,后来在长板坡在在几十万曹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连曹操都感叹天下间只有吕布能有他这种风范。

中华民国国军一个师有多少人?

国军系统复杂 ,有英美派系、德国派系、日本派系 ,所以作为军队的基本单位 “师” 的成分、人数不太一样 ,千差万别 。
中央军 ,比较正规 ,一个满员步兵师有 八千人 。包括三个步兵团 、师属炮兵营、骑兵营、师属工兵营、师属运输营、师属野战医院、师属特务营、警卫连、通讯排 。
地方军阀部队 ,就都不一样 ,一个师大多是 3000 -- 5000人 。战斗力比较差 ,其中贵州王家烈部的官兵都是 “双枪将” ,几乎个个抽大烟 ,上战场 ,一触即溃 。
西北军庞炳勋部,号称军团 (相当于兵团),只有七个团 ,连军官家属不超过 2 万人 。
但是青海马家军(马步芳、马继援) ,效仿中央军编制 ,82 军满员 3 万人 ,一个师近8000人 。骑兵就有一个军(骑兵第五军) 。马家军战斗力很强 ,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其凶狠顽强 ,一点也不亚于日军 。
桂系的部队 ,尤其是第七军 ,个个如狼似虎 ,是北伐、“4 · 12 ”反革命政变 、围剿苏区、抗战的主力之一 ,一个满员师接近万人 。
国军的 “五大主力” ,整编十一师、整编七十四师、机械化第五军、新一军、新六军 ,都是 3 万 人,一个师也是 8000 人 。
在抗日战争中打出威名的 独立九十五师 ,号称 “赵子龙师” ,满员一万人 。
在抗日战争中打出威名的 第 25 师 ,号称 “千里驹师” ,全师 8000人。
以上参考资料:【血红雪白】 、【林彪的军旅生涯】、【李宗仁回忆录】 。


国军独立95师赵子龙师是在何地消灭的

上海,残部逃及舟山
该师前身为剿匪军第1纵队(1933年10月将河北保安团、35师2个团和新20师1个团合编)。1933年11月正式授予国民革命军第95师番号,首任师长唐俊德。该师驻豫鄂边区参与围剿红军。1935年5月该师下辖程子宜、徐中岳2个旅。
  1936年2月李铁军接任师长。西安事变时该师由“讨逆军”总指挥部直辖。
  抗战爆发后师长由罗奇接任,同时该师被编入第8军序列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2月第8军番号撤消后该师改隶92军(该军为1938年2月成立,下辖21师和95师)。
  1941年师长罗奇升任37军副军长(仍兼任师长)时该师改隶37军。因罗奇以“带兵之要领,必须身先之劳之,始克有济”的方针训练部队,故在1941年战区大校阅时成绩名列榜首,被称赞为“当阳部队”(意为“赵子龙之勇”)。之后该师也时常被称作为“赵子龙”师。此时该师师部驻湘阴。
  1942年9月何旭初接任师长。1944年12月段沄代理师长。该师参加过徐州会战、第2、3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和桂柳会战。
  1945年4月37军番号撤消后该师改隶62军。1945年10月曾开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受降事毕该师随军部隶属保定绥靖公署。
  1946年5月62军整编为62师时该师被整编为95旅,旅长段沄。1948年夏整编62师恢复62军番号后该旅也恢复95师番号,此时师长易为郭栋。
  1948年9月该师随军部隶属17兵团。但兵团部成立后即脱离62军序列而直属兵团部直接指挥(故有独立95师之说),师长由朱致一接任。
  之后该师参加了进攻塔山的战斗, 这个师是广东部队,沿袭了老广的强悍作风。可惜不讲战术,在塔山狭窄正面共军强大火力之下,以营为集团波浪式冲锋,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战后该师经塘沽撤往上海,被编入75军序列,参加上海战役。1949年5月该师在上海被歼灭大部,残部由师长朱致一率领撤往舟山。
  1949年6月舟山防卫司令部成立后,将该师残部编入87军序列,不久朱致一升任军长仍兼任该师师长。1950年5月该师随军部撤往台湾,在1951年台湾整军时被裁编。
  注:该师从建师起就不隶属于任何军部。
  另,独立**师之前的“独立”只在该师直属于集团军或军团、兵团、**司令部时才贯以“独立”字样,如隶属于军的话,则取消“独立”字样,不同与“暂编”、“新编”字样。“暂编”为战时临时组建的部队,在抗战结束后是要被裁撤的。“新编”概念同暂编,差别在于新编师是可以获得正规师的番号,而不用被裁撤。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陈诚为扩充自己势力,将部分暂编师授予正规师番号加以吞并。
  附:国民革命军第95师师长简历:
  唐俊德(1888—1960)湖南石门人,字俊德。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湘军见习官、排长、连长、参谋、团长、旅长、国民革命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国民革命军1军参谋长、1军22师副师长、1师3旅旅长、1师2旅旅长、3师副师长、中央军校驻豫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军事参议院蚕蚁、95师师长、开封警备司令、天水行营军训处长、宝鸡警备司令、暂编4军军长、河西警备司令、湖南政府顾问。1949年逃台。1960年10月3日病逝。
  李铁军(1904—?)广东梅县人,字虞午。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1师1旅3团团长、1师1旅旅长、1师副师长、95师师长、1师师长、1军军长、76军军长、河西警备司令、3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76军军长、3集团军总司令、29集团军总司令兼新2军军长、中央监察委员、河西警备司令、5兵团司令官。1949年逃台,任“中央”监察委员、“国防部”部副。后定居美国。1998年尚在世。
  罗 奇(1904—1975)广西容县人,字振西。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学兵连排长、入伍生队区队长、2师6团参谋、27师3团营长、独立15旅1团团长、独立30旅副旅长、2师6旅旅长、95师师长、37军副军长、军长、第2集训处副处长、陆军总司令部特科参谋、军委会高参、第10军官总队队长、北平警备副司令、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逃台后任“国防会议”秘书长、“中央评议”委员。1975年11月18日病逝台北。
  何旭初,江苏靖江人。曾任95师师长,其余不详。
  段 沄(1905—?)湖南衡阳人,字湘泉。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入伍生总队排长、区队长、6军18师53团连长、营长、团长、4路军独立团团长、1师1团团长、24师114团团长、12师政训处长、19师参谋长、52师154旅旅长、预备3师师长、95师副师长、师长、整编95旅旅长、208师师长、87军军长,段氏后在台湾防卫总副总司令任内以匪谍嫌疑枪决,几为后人遗忘,非常可惜。
  郭 栋,不详。
  朱致一(1909—?)江西于都人,号子玉。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第1补训处副处长、95师师长、75军军长、87军军长、澎湖防卫副司令、后勤副总司令、台湾警备副司令。后辞职,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台湾党部副主任等职。
  第95师师长顺序应为段澐,朱致一,张伯权,郭栋.来台后改为第16师。
  1946年11月,段澐调整208师师长,旅长张伯权(原整67旅旅长,后任第17兵团参谋长;第21师师长。1949年1月投共),隶林伟俦整62师。
  1948年9月,旅长原保安事务局第2处处长朱致一,1949年6月朱调第75军副军长,师长改原副师长郭栋。郭栋军校7期,为朱致一的副师长,上海防卫战时辖第283团冯肇安,第284团周绍福,第285团姜浩奇。1950年6月第95师在台改编为第16师,郭栋续任师长。
  1939年到1941年的三次长沙会战中,广西容县籍罗奇中将率领95师3万多人,诱敌出击,然后将日军聚歼,三次保住了长沙。为此,罗奇成为获得盟军最高统帅罗斯福总统颁发“自由独立勋章”的首位中国军人。


上一篇:好看的神话电视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