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 为何曹叡扮女装会引争议?
塑造这样一个女里女气还养着个伪娘男宠的皇帝,莫非是因为市场上对男男角色搭配一直有偏好?此前那个把屈原弄成伪娘气质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思美人》殷鉴不远,《虎啸龙吟》的主创或许应在这一点上考虑得更为慎重。或许《大军师司马懿》上下两部的野心,在于要颠覆既有的大众认知,尤其是《三国演义》四百年来构造的民间心理,但是如果用力过度的话也会有矫枉过正的地方。
虎啸龙吟曹睿扮母女装 历史上曹睿有恋母情结吗
《虎啸龙吟》中曹睿扮母的情节让不少人都惊掉了下巴,怀疑曹睿有恋母情节,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历史上并没有关于曹睿扮成他母亲的相关记载,只能说是思念母亲,但还没有到变态的地步,电视剧中刘欢将曹睿的癫狂样子演绎得惟妙惟肖。
一、虎啸龙吟中扮母剧情
曾经母亲的去世给曹睿留下了不少的心理阴影,他不仅想要杀掉郭照,曹丕的棺材还在灵堂,他就广招画师来为他生母甄宓画肖像。无奈这些画师当中根本没人见过他亲妈,画的都不像,统统拖出去斩了,两天下来杀了16名画师。此举引来郭太后严重不满,劝解他说这可是暴君之政。
辟邪声称唯有曹叡面容肖似甄宓,在曹睿男宠的怂恿下,曹睿看着母亲生前佩戴的首饰,顿时百感交集,内心满怀思念,甚至渴望能够见到自己的母亲。曹叡遂穿着甄宓的旧衣饰,命令画师以他为参照画出甄宓的画像。自己本人也因为思念母亲而喜欢扮女装,来模仿自己的母亲。
曹睿吃起了自己爱吃的红枣,心里充满期待,其中一个画师对曹睿说到,请他不要动。曹睿听到那位画师所说的话,表情甚是凝重,怒不可遏。但是曹睿后来乖乖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劳任怨,为了自己母亲的画像,做什么都可以,曹睿扮母可谓用情至深。
有一个画师画出他生母甄宓的模样,曹睿激动之余,却做出了奇怪的举动,他把画像拿来,迎着日光横在地上,自己侧卧在地上看画像。这是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时,孩子看妈妈的角度。乖戾的曹睿,残暴的曹睿,就算扮母也是个想妈妈的可怜人。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虎啸龙吟辟邪最后怎么死的 辟邪获曹叡宠爱常年伴其左右
电视剧《虎啸龙吟》正在热播,辟邪和曹叡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清,他总是在曹叡跟前煽风点火,让曹叡对郭照更加怨恨,不过还是很好奇辟邪结局是怎么死的?像这样的宦官下场应该很惨。曹叡喜好男色已经不是秘密,而辟邪在他身边当然也是男宠之一,可以看出曹叡对辟邪相当的信任。
《虎啸龙吟》剧照
朝堂上有什么重要的事,或者是大臣有什么秘密,只要曹叡知道的辟邪也都清楚,所以曹叡每次都是让辟邪传话给大臣,甚至是辅臣也都得听辟邪的安排。辟邪虽然是个太监,但在宫中的地位无人能比,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臣们也都讨好这个大内官辟邪。
《虎啸龙吟》剧照
在剧情刚开始辟邪出来的时候,就有种妖媚的感觉,而曹叡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曹叡当了皇帝之后让辟邪伴其左右,只要有曹叡的地方就有辟邪,两人形影不离,那更不用说睡觉和吃饭了,和平常的夫妻没什么差别。
历史上辟邪是个传话的使官,曹叡和司马懿之间有什么事都是经过辟邪传话,虽然曹叡有龙阳之好,但没有明确说辟邪是曹叡的男宠。在记载中曹叡和曹肇有床笫关系,曹肇是曹休的儿子,曹叡一眼就看中了曹肇,所以才把他带进后宫,所以说辟邪应该逃不出曹叡之手。
《虎啸龙吟》剧照
在剧中辟邪不是个好人,曹叡在干坏事的时候他也附和,司马懿等辅政大臣对他并不好感。据悉郭照郭皇后是被曹叡和辟邪联手杀死的,这么看来辟邪的结局应该不会好。曹叡当皇帝没几年就死了,所以辟邪在曹叡死后也没法活了,下场只有一个就是死,但不知道电视剧中辟邪会怎么死,想要知道答案只能等电视剧更新了。
《虎啸龙吟》中的辟邪在历史中真的是男宠吗
历史上的曹睿真的有养男宠吗?曹叡无意中认识一个方士,告诉他“美男破老”,曹叡也相信了。当时有个叫曹肇的小伙子被曹叡看中了。曹肇,字长思,是大司马曹休的儿子,跟曹叡同辈。其实,历史上曹睿内侍辟邪并非男宠,而是一个信使,这个情节人物原型来自典故“赌衣弄帏”: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尝与帝戏赌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如此。其中的男宠是曹肇,他因为长得好看被曹睿看重,不过在电视剧当中,这个角色成了辟邪,由张天阳扮演。很多网友表示看了剧以后觉得刘欢和张天阳演得很好,这对神经病变态cp真的很抢戏,“这种除了彼此之外,其他一切皆可弃之,杀之的冷血无情但又有情的自我矛盾和挣扎,以及与群臣斗志斗勇制衡各方势力,善于用人抵御外敌守护江山社稷的才智谋略,情商极高能屈能伸并且深谙官场权术的两个人,相知相守相互扶持,不论结局如何,这一生能够遇见,已经很值得了。我先站为敬,管它结局是不是悲剧。
的确在电视剧《虎啸龙吟》中,张天阳一改书生形象饰演的辟邪阴柔睿智,常伴新帝曹叡左右。“赌衣弄帏”的典故是这样描绘二人关系的:“魏明帝宠爱之,寝止恒同。尝与帝戏赌衣物,有不获,辄入御帐,服之径出,其见亲宠类如此。”
睿智练达的宦官辟邪与较为神经质、喜怒无常的皇帝曹叡这一“戏精组合”的火花碰撞,是此剧备受观众期待的亮点之一。
曹睿是谁?
曹丕死后长子曹睿继承了王位,曹睿公元226年-239年在位,239年病逝于皇宫,时年才36岁。曹叡字元仲,史称魏明帝,中国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孙。曹睿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曹叡继位为帝,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曹叡的成就1、文学曹叡用心制诗度曲。他征召文士置于崇文观,鼓励其文学创作。曹叡能诗文,善乐府,与其祖父曹操、父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曹叡把对文学之士的重视与管理由以前松散的重用和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政策来固定下来,并且成立了固定的机构。2、诗歌曹叡现存的诗歌均为乐府诗,其中最具代表性当属那些哀怨之作了。曹叡的怨愤诗与曹植后期的作品颇有共同之处,都以抒发忧思怨愤为主。曹叡怨愤诗亦当结合其身世来读,他的很多怨妇诗是为他生母而作。
曹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叡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因其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综观曹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曹叡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同时注重法理。他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又下令删简死刑条款,减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财赎罪;减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在他曹叡登基不久,就遇到内外敌人的攻击,黄初七年(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太和元年(227年)孟达反叛,太和五年(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 到青龙二年(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同年,轲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杀,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北疆也得以安定。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公孙渊反魏,自立为燕王。此年,曹叡令司马懿攻辽东,司马懿遂带兵四万,和牛金、胡遵等出征辽东,大破燕军,杀公孙渊,成功收复辽东。曹叡还用心制诗度曲。他征召文士置于崇文馆,鼓励其文学创作。曹叡能诗文,善乐府,与其祖父曹操、父曹丕并称魏之“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