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出贵子

时间:2025-02-15 09:56:36编辑:思创君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经济能力差、人穷志短、见识浅、家庭教育缺失、寒门孩子在心理、性格上也有所欠缺、教育资源不均衡。1、经济能力差寒门家庭父母的经济条件往往较差,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足够的钱,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也会受到不良影响。2、人穷志短传统观念中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会被人看不起,有时候自己也会斗志消沉,不能取得好的成绩。3、见识浅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孩子往往见识浅,没有经历过大世面,这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成才。4、家庭教育缺失寒门家庭,由于金钱的缺乏,往往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城里的孩子平时学习各种特长,寒门学子甚至连基本的教育都不能保障。5、寒门孩子在心理、性格上也有所欠缺有些寒门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心理自卑,性格懦弱,生活工作后往往不能都担负重大责任,难有大成就。6、教育资源不均衡一般来说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越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往往越没法接受正常的教育,这也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1

再过两个月又到了一年高考的时候,只要有高考成员的家庭,到了这个时间段基本上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很多家境贫寒的父母指望子女鲤鱼跳龙门,望日后孩子能够飞黄腾达,光耀门楣。

但这个世道不是说一纸高分就能平定天下,称霸武林。高考只是给马拉松似的人生热了一个身。

看到这个标题,我已经做好了被人喷的心里准备。因为有点儿颠覆传统的观念“寒门出贵子“。

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发现了这个传统的观点与当下的环境水土不服。表面上寒门跟殷实家庭只是金钱的差距,实际上是殷实背后带来的家庭教育质量的差距。

寒门子女的人生路

我们老家是一个山区,在那个地方绝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初中毕业,要不是随便找个技校象征性的学点技术,然后直接踏入社会,卷起铺盖到大城市的工厂或者工地挣点儿血汗钱。

等到了20出头,顺其自然的结婚生子,还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即便有几个头脑稍微灵活的,也只不过稍稍比其他人的生活如意一点,但很难有大的突破。

然后有一少部分人上了高中,当然其中也不乏去混日子的学生。三年后再面临众人过独木桥——高考。接着又有一大波的学生投入到社会大学,极少部分学生接着他们的求学生涯。

经过层层考试选拨,最后能够考上大学的只是万万贫寒家庭当中的凤毛麟角。

接着咱们再谈谈,进入大学之后的寒门跟家境殷实的学生教育质量的差距。

寒门当中这极少部分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除了高分和书本所学没有什么特别的实力。

记得当初我刚上大学,我还不怎么会电脑打字,那个时候初高中的农村没有电脑,学校虽然有机房,但是高考没有计算机考试科目,所以计算机课程被文化课占用了。

                                                                    2

论课外书本知识结构

我发现自己除了会做题,基本上没有特别爱好,不知道什么叫KTV唱歌,连英语的口语也是方言英文。

而我发现很多家境条件不错的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好,并且特长爱好也是让人刮目,他们看过很多我没有听过的书籍。世界名著滔滔不绝,后来了解是他们父母日常爱给自己买的这些书籍,然后培养的课外阅读习惯。

家境不好的同学,除了学习课本以外,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第一是因为家里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去购买课本以外的书籍。说句不好听,连上学的学费都成一个问题,哪里有闲钱买什么书籍看。

第二是没有精力去看,家境贫寒的同学有时间也是在家帮父母干活了,我上高中的那会儿就已经想着挣钱了,哪里有闲情看课外书籍。即便有少部分时间,也只在啃课本。

第三,没有人帮助培养阅读的爱好和方法,他们的父母们绝大部分是农民或者工人,他们出身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或者70年代,那个时代国家的教育比较落后,本身社会的环境造成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另外绝部分家境比较贫寒,所以造成那个年代很多人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甚至很多人是文盲。这样的父母很难做到言传身教的培养孩子的阅读方法和兴趣。

但是家境不错的父母,可以从经济条件,课余时间,文化环境的熏陶为孩子提供比较富裕的条件。

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家庭贫寒的同学已经输了一大截。

                                                                         3

论 见识

因为家境不错的孩子,父母大部分不是高干就是商人,要不就是在事业单位俗称的“铁饭碗”,这类父母本身就有良好的知识结构,由于工作环境的缘故,接触的人和事属于中上层人士,视野开阔,有足够的条件获得更多的资讯,如此一来在见识上自然不俗。

并且他们会将自己在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的一套,耳濡目染的影响给自己的孩子,比如在《欢乐颂》中的曲筱绡和关雎尔身上最能体现。

曲筱绡通人情世故从小受父母影响,关雎尔的家境殷实,每次都会说我爸爸说过什么,而资深HR樊胜美曾经对曲莹莹这么说,“关关从小家境殷实,这样的家庭父母做事都是讲究一定的章法。”

这样家境的孩子,从小可以跟随父母,不管是因为父母工作还是游玩,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世面。

举个简单极端的例子,一个生活在北京三环内家庭不错的孩子远远比偏远地区孩子的见识要宽广很多。

为什么我提到见识,见识就是资讯,它决定一个人的格局,孔子曰:“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笑天下。”

举个例子,马云如果不是当年在中国商务部工作,去美国考察看到美国当时已经普遍的互联网,也不会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成立如今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

可想而知见识多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有多大?

家境好的同学他们不管是见过的人,听过的事,看过的风景,了解的事物等等是贫寒家庭的孩子没有办法相比的。

因为眼界的不同可能决定为人处世,人生观念的不同,格局也会不同,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当面临重大决策时会有很大差异。

                                                                                 4

论 人 脉

贫寒家境出身的孩子要想在大城市立足是何等其难,更别说闯出一番天地。

家境殷实的孩子即便不用在财富上继承父母的积蓄,单单因为父辈积累的人脉已经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是分阶级的,当你身处在殷实的家庭环境当中,从小接触的朋友,亲戚,同学当然也是同一个层次的人。当你毕业之后拿着父辈的铺垫好的人脉关系为你所用。

而贫寒家庭的孩子身边除了一帮穷亲戚,没有质量的人脉,即便过了独木桥的高考,大学毕业之后仍然要在社会上闯荡多年,并且具有足够的实力和情商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阶级。

就像曲筱绡和樊胜美一样,曲筱绡身边有一大群上流社会的朋友等着她的差遣,她如果没有官场的资源,岂能够轻松获得别人背景信息?

而樊胜美只能拼自己,借钱的时候竟然一个朋友都没有,偌大的上海形单影只,即便有很多的机会也很难轮得到她。

社会是很现实的,同一个层次的人才会相互玩耍,出身背景摆在那里。记得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贫寒家境的孩子可能在社会上花很长的时间来积累自己的人脉,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而这些是殷实家庭放在手边的资源,信手拈来。

如果问我人脉是什么,人脉是机会,也就是贫寒家庭的孩子少了更多的机会。

                                                                     5

论为人处世的思想

在为人处世上,贫寒家境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停留在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因为父母文化水平和见识的局限性,所以没有办法在待人接物上对子女有客观的指导。

在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在作出人生关键抉择的时候,寒门的孩子是很难从父母哪里获得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高,孩子从小都会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待人有礼,谈吐有节,懂得察言观色。

而这些软实力却是我们这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在社会上滚爬摸打多年,才能吸取一点的教训和总结的经验。但是家境殷实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成功的教科书,那就是父母。

记得有一次参加我们当地一个有身份朋友的生日宴会,出席的基本是当地非富即贵的人员。

宴席当中我们当地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全家到场,觥筹交错,父亲跟儿子低头私语,告诉他哪位是什么身份,如何敬酒,如何称呼,如何交流。

当父亲的随时随地的教育儿子,耳提面命的指导,把自己在商场摸爬滚打的一套社会经验全都交给了儿子。

这让我想起了《欢乐颂》中曲筱绡的父母,樊胜美的父母除了要钱以外没有给女儿提供任何实质的家庭教育,更别谈给女儿生活工作人生的指点,如果发展的好完全是个人资质。

而曲筱绡不同,吊儿郎当毕业,顺利继承父业,关键一点儿父亲意味深长手把手教她如何经商,关键时刻教她如何跟人博弈,如何谈判,如何揣摩合作方的心思,怎么去将别人的军,从小在她父亲经商的熏陶下使她成了人精。

她完全是站在父辈的肩上往上走,父母为她提供具有价值的意见,为她的人生起了不可多得的助力。

这些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分辨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威胁,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如何急流勇退,如何理财投资,如何讲究为官之道。

而贫寒家庭的父母脑子里更多是穷人的思想观念,没有高瞻远瞩的思维,没有过人的胆识,即便有也是少之又少,不然也不会处于社会的底层。

所以,寒门不是出不了贵子,而是很难出贵子,寒门的子女与殷实家境的子女相比,不单单是经济条件的原因导致他们很难有大的作为,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的质量。

很多人可能要问,现在社会上不是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不学无术,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秦城?

这个的确存在,但是据我了解,绝大部分的家境殷实的孩子并不像大家想象的二代形象,他们踏实努力,他们有着良好教育熏陶下的气质和涵养。

不是说家境殷实家的孩子就一定比贫寒家境的孩子强,只不过说他们按照世俗“成功”标准有所成就的几率会更大,而贫寒家境孩子的成功的几率会更低。

这么说吧,正常智商水下,家境好的学生按照世俗的标准成功率可能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更多,但是寒门可能万分之一二。

输的不是口袋是脑袋,我一直觉得富人不是富的口袋是脑袋,脑袋是优秀的观点和思想,父母会在子女小的时候灌输进去,让他们从小就有一种优秀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

而这些习惯有助于他们日后成长,而家境贫寒,没有高质量家庭教育的学生,除了自己努力得来的高分,毕业以后还得要重新补上社会大学的教育。再重新收获社会大学带来的知识,中间可能摆在自己面前的很多机会,但是由于自己眼界不够,思想高度不够,没有人生经验,只能与良机擦肩而过,追悔莫及。

而殷实家庭的子女,父母在关键时刻的点播已经让他们少走很多不必要的 弯路。

但凡能够从寒门走出来,并且能够在社会有影响力的孩子都是人中龙凤。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得益于他们天生具有常人不具备的眼界,胆识和智慧,也就是他们天生具备成功的素质,但那只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的寒门子女仍然是很难有大的成就!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寒门子弟正遭遇“越来越窄的向上通道”,整个社会正在形成“上品无寒门”的趋势,且于近年越来越严重。比如,“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寒门子弟越来越与名校无缘;招考公务员时的“萝卜”招聘,违规招聘,几千年来形成的寒门子弟靠念书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道路越来越窄。质而言之,当今社会,寒门子弟想要在权力场、商场有所作为,无非常手段,恐怕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板结化的权贵时代中,寒门子弟很难咸鱼翻身。若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今寒门子弟的现状,我想起了李国文先生的一部小说的名字:“冬天里的春天”。
  说寒门子弟没了“春天”,无非是以所谓的财产、名誉、地位等来衡量的,但我以为用这种评价标准判断一个人有无前途,有无希望,是庸俗而可笑的。在当今社会,寒门子弟,在做官,经商方面可能很难有“春天”,因为权贵们的“相互扶持”,官商之间的相互勾结,寒门子弟要杀出重围,崭露才华,实为艰难。但在其他领域,诸如学术领域、科技领域,等等,就很难断定寒门子弟就没有春天。这让我想起沈从文曾说过的一句话:“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力,我明白人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作。”沈从文的人生告诉人们:一个人有没有春天,不取决于他是否进过名校,也不取决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有渴望“春天”的志向。因此,寒门子弟,可以不要财产,也可以不要权势与地位,但不可没了尊严和志向。
  苏轼曾将隐居于乡野山林的秦朝读书人视为“虎狼”,我以为他不是贬斥,而是赞赏。这些人即使身居山林,也不失虎狼之志,一直在窥视天下,以图雄起。我以为,如今的寒门子弟不要理会社会的种种意见,以免上别人唱衰这一群体的当,不管自己身处何种境况,只有不失青云之志、虎狼之心,找到一条人生之路,沉潜下去,属于自己的春天自然会来临。面对“权贵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现状,寒门子弟,要有晋代诗人左思那样“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气质。只要尊严、勇气不失,春天的到来即使晚一些又何妨。更要有汉高祖刘邦“彼可取而代之”的魄力,虽出生于草间,依然能成就自我。
  更何况,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寒门子弟的突围,不然就会失去活力。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时刻都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否则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我以为,寒门子弟无疑是社会中最有潜力、最有活力的人群。因为所谓的豪门子弟从小养尊处优,不懂感恩,不愿付出,不懂得尊重人,更不愿接近底层社会,长此以往,这些所谓的豪门子弟,往往以炫耀财富和权力的方式在社会中发出自己刺耳的声音,他们注定被多元化的时代所抛弃。寒门子弟则不同,他们继承了父辈的淳朴、务实和农民式的各种智慧,能适应各种生存条件;最为可贵的是,他们来自于民间,懂得民间疾苦,了解民情,知道社会最需要什么,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他们就会发出自己独特的时代强音。
  我以为,当前最为严峻的问题不是寒门是否出贵子,而是寒门已无退路,必须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没有了康庄大道,只剩下权贵集团与经济集团联盟所形成的高墙峭壁之间的一丝缝隙。对此,寒门子弟别无他路,惟有在缝隙中,酷寒的环境中慷慨地走出属于自己的崎岖而艰辛的小路,甘愿当“缝隙人”,坦然面对冰火九重天。或许这条小路,在别人看来,不足为道,但谁又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寒门子弟所开拓出的这条崎岖小路又不是大道呢?
  为今之计,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给自己生一堆“炉火”过冬,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理想的执着,做一个理想的自持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其实是自己。因为在当今时代,惟有自己突围,才会有出路。


上一篇:谁懂女儿心全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