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m导弹

时间:2025-02-22 20:13:23编辑:思创君

白杨-M洲际导弹

白杨-M洲际导弹白杨-M导弹系统是俄罗斯导弹制造业历史上第一种自己研制和生产的导弹系统。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西方国家将其编号为SS-27。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21世纪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支柱装备,将替换俄罗斯陆基战略核力量现有的6种导弹。白杨-M导弹分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由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白杨-M导弹是目前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装备的主要远程弹道导弹。主要数据:类型: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自导:惯性陀螺等多种制导方式;结构:3级固体燃料导弹;发射方式:机动发射、固定发射;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将近20000千米;弹头当量:55万吨;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60米。研发历史: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白杨-M导弹系统是俄罗斯导弹制造业历史上第一种自己研制和生产的导弹系统。装备情况:目前,白杨-M洲际导弹已经装备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具体数量不详,未出口。

白杨-M洲际导弹

白杨-M洲际导弹白杨-M导弹系统是俄罗斯导弹制造业历史上第一种自己研制和生产的导弹系统,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西方国家将其编号为SS-27。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是21世纪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支柱装备,将替换俄罗斯陆基战略核力量的6种导弹。白杨-M导弹分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由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白杨-M导弹是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装备的主要远程弹道导弹。主要数据类型: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自导:惯性陀螺等多种制导方式;结构:3级固体燃料导弹;发射方式:机动发射、固定发射;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将近20000千米;弹头当量:55万吨;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60米。研发历史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白杨-M导弹系统是俄罗斯导弹制造业历史上第一种自己研制和生产的导弹系统。装备情况白杨-M洲际导弹已经装备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具体数量不详。

苏联/俄罗斯RT-2PM白杨弹道导弹

苏联/俄罗斯RT-2PM“白杨”弹道导弹长度:2950厘米,制导方式:惯性,直径:180厘米,发射平台:车载,重量:45100千克,最大速度:21马赫,圆概率误差:260米;有效射程:10000千米。T-2PM“白杨”导弹是苏联研制的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北约代号为SS-25“镰刀”,1985年开始服役,截至2016年仍然在俄罗斯军中服役,已大大超过其最初设计使用寿命。诞生历史1975年“白杨”弹道导弹研究工作在莫斯科热力研究所开始立项,导弹设计之初为单弹头,后改进为可携带多弹头。1982年10月,“白杨”导弹正式开始研制工作,到1987年12月完成,共进行23次飞行试验,1983年2月和5月的两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85年装备部队后“白杨”导弹还在继续进行系统改进飞行试验。弹体结构“白杨”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地下发射井可进行热发射,在地面可用轮式车辆在预先准备好的公路上实施机动发射,导弹平时贮存在带有倾斜屋顶的房子里,接到命令后由发射车将导弹运送到野外发射阵地上进行发射,紧急情况可打开房顶盖,直接从房子里把导弹起竖发射。公路机动型的“白杨”导弹采用的是MAZ-7912/7917发射车(MAZ-7917是MAZ7912的改进型,增加了1米左右的长度,并增加了成员舱),有14个负重轮和12个驱动轮。作战性能“白杨”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以公路机动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一枚或多枚分导弹头,射程超过10000千米飞行速度快,并能做变轨机动飞行,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不过由于三用发射车性能复杂,“白杨”导弹公路机动发射系统不仅用于作战的代价昂贵,操作和维护保养费用也很高。

上一篇:军用铁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