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
导语:新闻图片与普通的街头扫拍不一样,他要求一定的时效性,反应一定的新闻情况,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学习新闻图片有哪些拍摄技巧吧! 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 一、新闻的抓拍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中适合用摄影表现的手法记录和传播的可视形象,它不同于照相馆里的人像摄影,“以静对静”,“一切听从指挥”,而是“以动对动”,顺其自然,把握瞬间是照片成败的关键。要想获得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就必须要特别注意: 1.抓情。 任何一幅纪实类作品或艺术作品都是以“情”感人,”新闻照片中的人物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是作品最感人的因素。情感表露出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 2.抓动作 。没有动作的题材照出来经常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拍摄对象动得越厉害,照片就越生动、越真实。在人物拍摄决关健是个“活”字,必须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把人物拍活,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气质,目的是把人物拍活。 3.抓神态。 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关注他的神态和表情。神态往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表达。 4.抓细节。 为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就必须得抓细节,细节可以增加照片的可感性和趣味性,没有细节往往导致照片平淡乏味。 5.抓特写。 一个人物、一个地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抓特写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由于繁杂而又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很难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一件事物。所以把取景的范围推向极端,近到无法再近、少到无法再少、画面精练到极致,就会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拍摄角度对主体的影响 拍摄点,是由拍摄距离、拍摄角度和拍摄高度三个坐标构成的。 在新闻图片的`拍摄中,拍摄角度直接影响着主体,即新闻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的突出。无论在任何环境条件下,摄影者必须始终注意新闻事件主体的变化,在其频繁的变化中掌握运用拍摄角度,抓住拍摄时机,充分利用有效果的画面构图和现场有限的光源准确曝光,为一幅完美的新闻图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拍摄高度对主体的影响 在新闻摄影中,新闻事件主体与环境、条件的变化,往往因拍摄高度的不同,影响形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这首《题西林壁》道出了观察景物时选择视点的重要性。从摄影学说,视点即照相机的拍摄位置。摄影者所拍的对象,绝大多数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的“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和底面,这些面,各自展示出自己的特征。在拍摄构图之前,需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被摄体进行观察、研究、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视点。同一被摄体,由于拍摄方位不同,画面会展现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 四、抓拍中构图是先决条件 抓拍是新闻摄影中最基本的手法,又是一幅图片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假如有些摄影者,在新闻事件中从头到尾不注意主体变化,见什么拍什么,主体成了陪体,甚至把要反映的主体排斥到了画面之外,或者说不应该突出的反而突出了,其结果就是失败。 五、现场光线是突出主体的必要条件 通常情况下,一些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氛围下进行的,这就给摄影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遵循现场的光线进行工作(新闻现场一般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高相机的感光度,以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质量。利用现场光线拍摄时我们尽量选用大口径镜头,如70--200mm等镜头,这类镜头光圈较大,配合感光度可以确保一定的快门速度。
新闻图片拍摄注意事项
新闻图片,是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具有 纪实性,证实性,实感性等特点。那么新闻图片的拍摄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由我来谈谈新闻图片拍摄注意事项。 一、 新闻图片拍摄注意事项:拍摄范围 (一)监管部门及上级公司等领导调研活动 (二)机构重要活动如会议、业务竞赛、拓展训练、对外展会、文体活动。 (四)理赔服务事件现场,如重大案件查勘现场、重大案件支付仪式现场。 (五)对外交流活动如会见、拜访、出国考察、招投标活动及签约仪式等 二、新闻图片拍摄注意事项:拍照要领 拍摄前,应实地考查活动场地,特别是室内拍摄,要试拍检查光源情况,据此决定是否需要开灯或拉开窗帘借助自然光。试拍确定几个理想拍摄点,为正式拍摄争取有效时间,有的放矢。 下面就公司日常经营中易涉及的几个场景的拍摄要领简要如下: (一)会议类场景 1、主席台全貌:领导落座后,以主要领导为中心正面拍摄主席台。设备或场地受限的,可以选择略侧一点的角度,照片主要体现参会重要领导、会议主题(如横幅或PPT投影)。 2、主要领导镜头特写:以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以拍摄领导发言或领导动态作指示照片为最佳,构图时要将领导放在照片中间,四周要留足空间,不可过满,略空可后期裁切。分时段多次拍摄领导不同时段特写,把握领导动态细节,如抬手、指点、微笑、翻阅材料等。至少拍摄四组不同照片,以备后期选择。为保证最佳效果,可采取连续拍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讲台的发言场景中,要注意不宜正面拍摄,避免只显出领导头部或少上半身,拍摄效果不佳,最好略侧至45度角,可看出领导全身。注意避免麦克风挡住嘴或脸部,可在会议开始前根据发言人身高与会务人员沟通,调节好麦克风高度。注意找准角度,不要让背景版分割线条出现在领导头部上方。注意镜头角度不要太高,避免成像显得领导较矮,或使领导看镜头时眼睛需往上看,眼神不自然。 3、会场全景:一是在大型会议场景中,选取主席台领导正面或略侧面拍摄,构图中要囊括大多数参会人员、主题横幅、会议场景地标。在调研座谈会场景中,选取来调研的上级领导的略侧面拍摄,拍摄时要将上级领导、本公司主要领导及主要参会人员涵盖近画面,最好还能将机构会议室主题墙LOGO或桌牌等涵盖。二是选取全体员工正面或略侧面拍摄,主要体现参会规模、参会人精神面貌。三是选取全体人员中特殊团队(如优秀员工)拍摄,以备后期编专辑时所需。 4、会场花絮:大型会议可拍摄花絮,如员工认真作记录、认真聆听、热情鼓掌。颁奖类会议可增加获奖员工展示奖牌等细节。 (二)实地视察类场景 因视察类活动中拍摄对象是活动的,发生事件部分是随机的,需注意力集中,全程跟拍,把握活动亮点。 1、提前站好位。每到一个视察新地点应提前站好位置,拍摄领导的正面,拍摄视察团的整体规模,体现良好气氛。 2、把握活动主题,对活动亮点做到心中有数。如上级部门或监管部门调研,可能就会有领导走进办公职场、查阅公司材料、与基层员工交谈握手等情节出现;如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某重大案件,就可能会有领导俯身查看损失情况、与现场查勘员探讨案件或安慰受害方等细节。总而言之,就是要了解拍摄目的,掌握需要体现的重点。 (三)对外交流活动 对外交流活动中如拜访、会见等,要抓拍交流双方领导交谈、握手、互赠礼品及合影等活动场景。 另外,签约活动是公司商业活动成功的标志,拍摄重点是体现活动的庄重性、合作性和活动气氛的融洽,围绕这一重点就可把握拍摄的要点。 签约活动必拍四个场景:庄重签字、交换合同、双方握手微笑、双方合影。 (四)其他 其他场景也可参照上述场景拍摄要求进行。 三、新闻图片拍摄注意事项:图片整理 (一)图片发送 应将活动主题简讯,连同拍摄的活动图片及时向总公司宣传处投稿。图片发送时,需注意几点:一是适当调整大小以便传送,目前一般拍摄完的初始相片大小可达3200*2100,可运用光影批量调整至长度1000左右,亦不影响使用(高精度要求的除外)。二是编辑图片说明。将原始图片名改为对图片内容的解释说明,如“图为某某领导视察受损大坝”,以便接收图片方了解图片内容。三是将图片压缩包使用发送。 (二)图片美化 可安装“光影魔术手”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进行普通的对比度、曲线、大小调整,可使很多本来过暗、过亮、模糊等无法使用的图片再现生机。当然,对暂时不能进行图片修理,可直接将原图片发送总公司宣传处。 (三)图片归档 各机构在将图片发给总公司宣传处的同时,可自行将图片按年份、主题等进行分类归档,备存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