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屋

时间:2025-10-09 17:50:31编辑:思创君

居者有其屋还有一句是什么?

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需要耕作的人都应当获得田地,凡是需要定居(居住)的人都应当获得住所(房屋)。有人说“居者有其屋”这句话是出自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一般认为是出自于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耕者有其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提出使“民有恒产”,是指使老百姓拥有凭劳动吃饭的基本生产资料,有温饱而衣食无虑,养得起父母妻儿,荒灾之年不至于挨饿。天平天国时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出自《天朝田亩制度》,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这是一种农民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代,是落后的,缺乏活力的,但是在封建社会,却是先进的,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是出自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主要的思想是在地主和农民之间找到一个田租的平衡点,由政府来调节,这一思想,在辛亥革。命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却被共产。党人所接受,即是后来的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都是延伸了孙中山的这一思想。扩展资料:耕者有其田的历史发展1、国民党的“耕者有其田”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后,孙中山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孙中山晩年把它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然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溘然辞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背后有帝国主义撑腰的蒋介石、汪精卫夺取国民政府政权,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叫嚣“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放过一个”,大批先进革命分子和共产党员被捕遇难,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耕者有其田”作为不利于大地主阶级的政策随之被取缔。解放战争失败后,国民党残部携大量黄金、珠宝、古董、美元等硬通货逃往台湾。因为工业化需要,凭借这些资金的支持,国民党在台湾以较为温和的手段实行了“耕者有其田”政策。2、耕者有其田在新中国的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实现,却是由毛泽东来完成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者有其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耕者有其田

居者有其屋和住有所居的这两种表达有什么不同?

住有所居,就是你首先要有个可以住的落脚点,在那里可以保证最基本的起居生活。居者有其屋,意指凡是需要定居的人都应当获得住所。‍仅仅从字面上讲,居者有其屋强调了对房屋的所有权,而住有所屋强调了房屋的居住权,相应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可以租住他人的房屋,也可能是政府的廉租房和公租房。实现住有所居,也要求普通群众转变住房观念。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树立适度、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不要盲目攀比,放大自己的住房预期。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可以考虑先租房,或者买小户型住房,随着经济实力增加,逐步改善住房条件。新加坡“居者有其屋”计划:1、建国初屋荒催生居者有其屋计划新加坡在1959年完全自治时,面临严峻的屋荒,恶劣的住房问题导致了社会严重不稳定。新加坡政府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2、组屋助新加坡实现近100%拥屋率新加坡的组屋,全称为组合房屋,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50年间,建屋发展局建造了90万间组屋,80%的人口居住在组屋中,其中95%拥有自己的组屋,是全球唯一近乎达到百分之百拥屋率的国家。

上一篇:2016里约奥运会奖牌榜排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