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未成年限制的手游是什么?
没有未成年限制的游戏是开心消消乐。《开心消消乐》是一款乐元素研发的一款三消类休闲游戏。2013年8月,正式在网页版上线,2014年2月推出iOS版本,2014年4月推出安卓版本。在2015年《开心消消乐》荣获玩家最喜爱的移动单机游戏奖。2020年12月,乐元素《开心消消乐》公益特别活动,获得第十五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公益案例奖。游戏特色:《开心消消乐》中有很多成就,获成就就能获得积分,同时成就也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达成的条件越困难,获得的积分也越多,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可获得勋章。勋章可随积分增加而升级。勋章分为新新村民、实习村民、普通村民、进阶村民、实力村民、核心村民、知名村民、著名村民、元老村民、溪流探险家、田野探险家、丛林探险家。
未成年人玩游戏犯法吗?
未成年人玩游戏不犯法。一段时间以来,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突出,对正常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广大家长反映强烈。为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二、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内容解读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国家防沉迷游戏政策是什么?
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核心内容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玩家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的收益降为0,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收益为0,指无法获得游戏中与游戏角色成长升级相关的所有数据和包括道具、装备、虚拟货币等在内的虚拟财产。由于未成年人上下线的行为比较复杂,会出现多种情况,因此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限时与提示的实现方法如下:未成年人上线后,其在线时间将累计计算,称为"累计在线时间"。
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国家为什么要强制推行防沉迷系统
采用防沉迷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杜绝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而是发挥系统的限制与监管功能,帮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互联网,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防沉迷是互联网企业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防沉迷技术的运用,有助于网络企业将自身责任落实到位,形成第一道“防火墙”。从已有的经验来看,仅靠网络企业的技术干预和介入,很难真正达到防沉迷的目的。据报道,尽管许多网游和手游都设计有防沉迷系统,包括实名制验证、游戏时间限制、收益限制等功能,但实际应用中,这些措施难以排除通过借用验证资格、更换账号等方式“攻破”的可能,难以切实发挥作用。其间除了技术本身存在漏洞,通过游戏经营商在注册审核上严格把关,让防沉迷系统发挥作用也至关重要。家长应起到作用:家长要严格履行监护责任,既要从自身做起以起好榜样示范,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在借助技术进行防沉迷的基础上,家长自己应当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学校要发挥好引导与教育的作用,应多组织适合未成年人身心需求的校园活动,填补其精神需求并实施需求替代。只有网络企业、学校和家庭都能尽职尽责,多方互动和全员参与,才能密织一张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管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