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力学会的主要职责
研究社会生产力在国民经济管理系统、教育系统、科学技术系统、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组合形式、关联结构和运动规律。在综合研究企业生产力、产业生产力、区域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生产力的同时,顺应西部大开发和WTO的时代潮流,把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重点研究区域生产力和世界生产力。积极研究生产力的市场机制问题,为使科技成果和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出切实的贡献。组织进行生产力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和评审工作,定期评选发展生产力杰出贡献奖和优秀生产力著作奖和论文奖。为企业发展生产力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定期召开生产力年会,且不定期地召开学术研讨会,并朝着与技术展示与拍卖会、项目成果交流会、人才交流会等结合的方向迈进。
中国生产力学会的组织机构
学会由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组成。个人会员是在生产力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学术界、企业界、新闻界和政府官员中的专家学者。团体会员是热心于生产力科学、生产力资讯、生产力实践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共有团体会员47个、高级会员1100余人、会员11000余人。 学会的组织机构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005年第13届年会,选举王茂林等463人为第13届理事会理事,选举于希礼等29人为荣誉理事,选举尹缙瑞等26人为名誉理事。选举蒋正华、于光远、张塞为名誉会长、丁关根等24人为顾问、王茂林为会长、翟立功为常务副会长、丁一等33人为副会长、陈胜昌为秘书长。 学会组建了由李京文等57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此外,还建立了网络经济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生产力转化专业委员会、生产力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